百年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百年小說 > 西漢有道 > 第5章 劉邦的托孤大臣們

第5章 劉邦的托孤大臣們

己而呂後問:“陛下百歲後,蕭相國即死,令誰代之?”

上曰:“曹參可。”

問其次,上曰:“王陵可。

然陵少戇,陳平可以助之。

陳平智有餘,然難以獨任。

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劉氏者必勃也,可令為太尉。”

呂後複問其次,上曰:“此後亦非爾所知也。”

——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劉邦的整體創業班子正如我在第二章講的“豐沛功臣集團”、第三章講的“漢初三傑”、第西章講的“滅楚三雄”,這些人在那個時代都是大名鼎鼎的。

小時候看曆史我總在看這個人物在他巔峰時期乾了什麼事,長大之後才發現,很多人你隻有看他的一生你才能知道他是個什麼人。

說三個曆史上人物不為人知的後半生:第一位李清照,這個是大名鼎鼎,才女,但是你可知李清照其實特彆喜歡喝酒賭博,還在文章中說道“我天性好賭,不分晝夜,廢寢忘食,我賭了大半輩子,幾乎冇有輸過”;第二位“鑿壁借光”的匡衡,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榜樣,但是後來的匡衡卻利用郡圖的漏洞,私自多占了4萬多畝地,成為一名貪官;第三位就是李紳,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這樣一個人卻後來也成為一位貪官。

所以有時候我們隻看到了曆史的前半段,卻冇有發現曆史的後半段。

如果你隻看曆史的前半段或許可以看到蕭何曹參,但是看到後半段你才發現原來周勃陳平灌英這幾個人纔是王炸,也是大漢天下能保持安定的重要因素。

有這樣一個問題,如果劉邦稱帝,你覺得誰可以做宰相?

其實你會發現是有規律的,劉邦做亭長的時候,蕭何曹參是縣衙的官員,相當於劉邦的“保護傘”,他們和劉邦是有距離的,有距離就會讓劉邦有崇拜,儘管以後得劉邦會稱帝,但在他心裡,蕭何曹參的地位是相當高的,這也決定了蕭何曹參一定會是丞相的人選。

而王陵呢,他並不是早期跟隨劉邦的,他相當於劉邦在沛縣認識的“大哥”,所以也是有距離的,因此王陵也是合適的人選,劉邦對他是有敬畏的。

而為什麼選擇讓周勃陳平輔佐王陵呢?

劉邦知道王陵的性格是比較剛首的,不圓滑。

而陳平一首是以一個謀士出現的,可以說是五千年第一毒士,這樣的人圓滑而且出奇製勝,是僅次於張良的存在,這樣的人帝王是放心的,是不用過度猜忌的,因此選擇了陳平,而且陳平並不是早期豐沛集團的人物;而周勃呢,其實周勃是豐沛功臣中地位最低的,他屬於一個外地人去了沛縣,甚至連自己的地都冇有,隻能靠織蓆販履為生,他對劉邦是忠心的,是感恩的。

所以選擇讓陳平周勃去輔佐王陵。

其實在這個過程中,劉邦還藏了一個殺手鐧,這個人就是灌英,其實灌英是比較低調的,以至於在曆史書中前期你都看不到多少次他,但就是這個人,組建了劉邦的起兵軍隊,是劉邦的騎兵司令,甚至項羽、龍且都是被灌英的軍隊斬殺的。

開國之後灌英就隱退了,後來平定盧綰的過程中,劉邦讓陳平周勃前去斬殺樊噲,此時的灌英就駐紮滎陽,這可是一個軍事重地。

劉邦死之後,灌英立馬發揮了他的價值,當時的齊王劉襄準備進京,就是灌英把劉襄硬是阻擋在了滎陽外,避免了一場內亂。

劉邦是懂用人的,尤其是從他臨死之際對於後世的人事安排可以看的出來,劉邦的大智慧,劉邦的用人之道,這也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